研究生教育
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师生赴山西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17-09-06     访问次数:

今日的山西省,大致相当于唐宋时期的河东道。2017年7月8日至14日,由我院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生组成的实践团奔赴山西访寻古迹遗存。实践团由陈涛老师带队,成员包括刘夏欣、王舒琳两位博士研究生,以及李刻羽、胥一、杨端、郑德长四位硕士研究生。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省历史遗存丰富,上起旧石器时期,下迄晚清民国,各个时代均有典型的遗迹留存。其中山西的古建筑群、古造像群和碑刻艺术更是闻名遐迩,其保存数量之多,技艺之精湛,在全国独领风骚。走近文物,近距离接触古代文明,对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大有裨益。

7月8日,实践团抵达太原,便直奔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以“晋魂”为主题的基本陈列展示了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种类繁多的青铜器、古朴厚重的墓葬碑铭给实践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观结束后,我院校友、山西博物院的赵凡奇接待实践团一行,为大家介绍了山西博物院的重点馆藏,并向我们赠送了部分新出资料。

7月9日,实践团驱车前往位于太原城南的晋祠。晋祠原名晋王祠,为纪念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而建。这里院落疏阔,古树参天,唐太宗的御翰石碑、宋代的圣母祠坐落其中,更有碑铭、彩塑等不可多得的珍品点缀其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7月10日,北上至大同。实践团以大同为中心,对云冈石窟、悬空寺、恒山、应县木塔、净土寺、五台山、佛光寺以及大同市区的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等多处遗迹观瞻寻访,收获颇丰。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大小佛像以万计。窟中大佛气势宏伟,其上的金装彩绘依然清晰可见,光彩熠熠。佛像能够历经千余年屹立不倒,与历代的文物保护工作密不可分。自辽代开始,工匠为防止造像风化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这些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北岳恒山是文化名山,庙宇众多,著名的有恒宗庙、悬空寺等。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孤立在峭壁之上,险绝奇峻。庙内一齐祭祀供奉儒、释、道三教始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奇观。

应县木塔始建于辽代,因梁思成先生的缘故声名远播,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早已为人所熟知。遗憾的是现今塔身倾斜,不能登塔。应县净土寺的名声较之侧近的木塔大为逊色,但其价值不容小视。这座建于金代的古刹有“两宝”,一是一对罕见的披发狮子,其中一只经“文革”洗礼面目全非,另一只还尚存其形,二是大雄宝殿中蔚为奇观的龙形天宫藻井。五台山的庙宇也颇具特色。金碧辉煌,异香绕梁,钟鼓不绝,而且汉藏杂处,和睦共存。五台山不远处便是佛光寺,其东大殿气魄雄壮,殿前的经幢饱经沧桑,它们虽经岁月打磨,却不减昔日大唐威风。

华严寺是辽代敕建的皇家寺院,位于古城西南隅。布局严谨,大雄宝殿、华严宝塔无不有古风旧韵,薄伽教藏殿内著名的合掌露齿菩萨更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始建于唐的善化寺和明代的九龙壁也是艺术文化珍品。值得一提的是,大同市政府于2008年开始重建古城墙,修缮古建筑,极大地推动了文物保护工作的进步。近距离接触古代文明,切身感受穿越时代的古物,俯仰之间,便已思绪接千载了。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同学们走近文物,学习文物,既提高了文物保护的意识,又深化了历史问题的理解。本次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文:郑德长;图:李刻羽)